首 页| 教育新闻 政策法规 德育之窗 教学科研 学生天地 通知公告 教育头条 校园动态
   位置: 主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最新调查
    你认为本网站还应该哪方面进一步提高:
1.网站版面美术设计
2.网站栏目设置
3.网站功能配置
4.其它方面

  

频道统计
就业困难但是职业教育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更新时间:2023-02-04 03:00  点击数:
【字体:

  近日,江苏泰州、湖南怀化的多所民办高中上千名学生由于没有学籍被清退,且不能在怀化市内任何一般高中就读。原因竟是当地严厉依照1:1的普职比,高中学籍方针不足,所以只能强制清退,或许补办中职学籍。在政府用行政手段促进工作教育招生的情况下,仍然鲜有家长和学生自动挑选就读职校,这究竟是认知成见仍是工作教育自身的问题?

  

  社会对工作教育的成见根深柢固普职配比方针始于上世纪80年代,工作教育兴起初期为了振兴其发展,也为了分流人才培养层次,教育部提出各地一般高中和工作教育的招生份额(即普职比)要坚持在一定规模。可是近几年,普职配比方针收紧,强制要求各地执行1:1的配比方针,使得民办高中的学籍方针绰绰有余。

  

  严厉的普职比导致高中学籍方针不足,但工作院校招生却困难重重。现在大学录取率现已达到80%以上,上大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很少有父母愿意让孩子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去读职校。

  

  在许多地方,念职校被认为是没有长进,没有挑选的无奈之举。中职在读学生也基本上是被迫挑选,由于分数低,上不了普高,只能读职校。

  

  本来应该与一般高中平行发展、为国家运送不同层次人才的工作教育,从招生开端就长期处于被轻视、被冷落的状况,究其原因,社会对精英教育的崇尚,对技术教育的唾弃是认知上的根源。

  

  虽然国家层面对工作教育比较重视,但实际上社会对工作教育仍是不认可,尤其体现在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用人上。这些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具有985或许211学历,甭说工作教育,就连非全日制学历教育都被轻视。

  

  社会对学历的成见反映在校园教育中,就变成了对分数的执着,对成绩的过分看重,对个人生长差异的无视。

  

  其实,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通过高考上大学,许多孩子考不上普高,根本原因便是不好好学习,那么是否还适合在追求文凭的这条道路上狂奔?为什么不早点考虑工作教育?假如不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不走出盲目追逐精英教育的误区,将耽搁更多孩子的未来。

  

  工作教育自身问题多多其实,社会非常需求工作类的人才,比如现在十大热门的专业傍边,就有八类是学手工类、操作类的工种。八级钳工薪水达到3万每月,仍然一人难求。

  

  国家提出普职配比方针的初衷正是全盘考虑人才培养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现实情况。

  

  跟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困难,而高技术人才反而年年紧俏。国家希望这些高技术人才干由工作教育培养出来,可是工作教育的现状真实不容乐观。

  

  首先,生源差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中职学生是成绩较差学生的聚合,也是行为习惯偏差较大的问题学生聚集地,很多家长比较排挤。学生进入中职校园后对自己也很绝望,学习动机不强,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很难学有所成。

  

  其次,部分中职校园不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方针,而是专注敛财。《半月谈》杂志曾报道,部分民办中职校园通过违规招生发财,一来能够领到国家供给的免膏火补助资金每生每年2400元,二来膏火一般每学年约8000至1.5万元,三来引荐学生在企业缺工时以“顶岗实习”名义上岗收取办理费。

  

  再次,许多工作校园的设备、办理各方面都比较落后,而且短少专业教师,培养的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中职教育的种种弊端不免让家长忧虑,若真把孩子送去读职校会不会销毁孩子的未来?!试想,假如职校毕业生各个都有技术傍身,能够成为一流钳工、车工……,成为企业里必不可少的高技术人才,何愁招生困难,政府又何须煞费苦心提出普职配比方针。

  

  进步人才培养质量是工作教育的破局关键工作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教学资源条件不完善,教学办理不行规范,给育人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何促进学生健康生长,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才,是一项体系工程。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工作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把奋力办好新时代工作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方针举措。明确指出,坚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中职、高职是一个特别的集体,在一般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学习特点。在育人方面,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爱好、学习动力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目前,致力于协助工作院校学生进步综合本质,增强学习爱好和动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专业教育机构少之又少,由于这是一个很难带来收益的公益项目。

  

  可是育联网的创始人黄志如博士却义无反顾投身其间,她说:“工作院校的孩子短少的不仅是营生的常识和技术,更需求心灵的启发引导。对他们来说,心灵生长,培养终身学习素质才是立足社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黄志如博士带领育联网,先后研发了协助青少年心灵生长的终身素质课程体系,以及为校园供给运营办理一站式服务的【育联网】SOM校园运营办理才智体系。

  

  工作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在校园办理、师资力量、教学研究、课程开发等方面多管齐下。等待“职教20条”能真正落地执行,等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的高职院校扩招200万的方针有助于缓解高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

  • 上一篇: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 下一篇:大程度上降低了职教高考的竞争度和难度
  •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与我同在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里华中学 www.lihuacz.com 版权所有